• ISSN 1008-505X
  • CN 11-3996/S

水旱輪作系統(tǒng)中氮素遷移與平衡

水旱輪作系統(tǒng)中氮素遷移與平衡

  • 摘要: 利用養(yǎng)分滲漏池和長期定位試驗在稻麥水旱輪作條件下研究了N在土壤-作物系統(tǒng)和水循環(huán)中的遷移及平衡。結(jié)果表明,旱作期間N素主要以NO-3-N形態(tài)在土壤剖面中遷移和淋失,淋出1m土體的NO-3-N占施N量的4.5%,其中肥料N占50%。小麥苗期是土壤N素向下移動和淋洗最強的時期,這一時期1m土體滲漏水NO-3-N濃度超過20mg/L。種稻期間N素在土壤中主要以NH+4-N存在,向下遷移和淋失N量少。在水循環(huán)中雨水和灌溉水輸入系統(tǒng)中的N量遠(yuǎn)大于由滲漏水和徑流水輸出的N量。長期水旱輪作能維持土壤N素平衡,提高土壤N素肥力;10年平均小麥、水稻對N肥的利用率分別為34%9%和40%6%;N肥在土壤中殘留-5.9%~36.4%;氣態(tài)損失19.5%~73.4%;流失1.1%~8.8%。NPK以及NPK與有機肥配合施用能減少N的氣態(tài)損失,提高N肥利用率和土壤保存率。

     

    Abstract: 利用養(yǎng)分滲漏池和長期定位試驗在稻麥水旱輪作條件下研究了N在土壤-作物系統(tǒng)和水循環(huán)中的遷移及平衡。結(jié)果表明,旱作期間N素主要以NO-3-N形態(tài)在土壤剖面中遷移和淋失,淋出1m土體的NO-3-N占施N量的4.5%,其中肥料N占50%。小麥苗期是土壤N素向下移動和淋洗最強的時期,這一時期1m土體滲漏水NO-3-N濃度超過20mg/L。種稻期間N素在土壤中主要以NH+4-N存在,向下遷移和淋失N量少。在水循環(huán)中雨水和灌溉水輸入系統(tǒng)中的N量遠(yuǎn)大于由滲漏水和徑流水輸出的N量。長期水旱輪作能維持土壤N素平衡,提高土壤N素肥力;10年平均小麥、水稻對N肥的利用率分別為34%9%和40%6%;N肥在土壤中殘留-5.9%~36.4%;氣態(tài)損失19.5%~73.4%;流失1.1%~8.8%。NPK以及NPK與有機肥配合施用能減少N的氣態(tài)損失,提高N肥利用率和土壤保存率。

     

/

返回文章
返回
厦门市| 白水县| 锡林浩特市| 汉川市| 镇安县| 华安县| 广宁县| 信阳市| 泸定县| 和平县| 龙岩市| 天长市| 仪征市| 陵川县| 广元市| 社旗县| 平遥县| 凉山| 井研县| 禹城市| 历史| 兴义市| 井陉县| 平远县| 循化| 黎平县| 红桥区| 灌云县| 牟定县| 中超| 农安县| 三明市| 云和县| 武陟县| 延川县| 镇远县| 慈利县| 张家界市| 永新县| 丰顺县| 盘山县|